许多患者朋友在确诊银屑病后,常常会对“寻常型银屑病”和“斑块状银屑病”这两个名词感到困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疾病?有什么区别?其实,斑块状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寻常型银屑病,其典型的皮损形态就表现为斑块状。两者问题本身上是同一种疾病,只是在形态描述上有所不同。为了更清晰的理解,下表对这种区别做出了温馨提示:
概念 | 描述 |
寻常型银屑病 | 银屑疾病问题据临床表现类型的一种分类,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占银屑病患者的绝大多数。 |
斑块状银屑病 | 寻常型银屑病较典型的皮损形态,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边界清晰的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 |
寻常型银屑病,作为银屑病较主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较常见的,也是我们较多见的,就是典型的斑块状皮损。这些斑块通常呈现为红色或暗红色,边界清晰,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轻刮鳞屑可见薄膜现象,继续刮除则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些斑块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较常见于头皮、肘部、膝盖、腰骶部等。而斑块状银屑病则是对寻常型银屑病具体皮损形态的一个描述,就是指这种表现形式为斑块的银屑病。 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寻常型银屑病不局限于斑块形态,可能呈现点滴状、钱币状甚至地图状等多种皮肤损害。理解寻常型银屑病与斑块状银屑病区别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斑块状是寻常型的一种常见表现。
无论是寻常型银屑病还是斑块状银屑病,其发病机制都是相同的。它们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经验来看,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这意味着患者的家族中通常会有银屑病的患病史。而在免疫方面,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活动异常,导致表皮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形成典型的皮损。环境因素如感染、外伤、精神压力、药物等也可以诱发或加重病情。正是这些共同的发病机制,使得寻常型银屑病和斑块状银屑病在治疗上也采用相似的方法,例如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以及生物制剂等。临床上我们对两者并没有特别区分对待。
虽然寻常型银屑病与斑块状银屑病区别不大,但在临床诊断中,我们仍然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皮肤红斑、鳞屑的疾病进行鉴别。例如,脂溢性皮炎也会导致头皮出现红斑和鳞屑,但脂溢性皮炎的鳞屑通常是油性的,且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真菌检查来确诊。二期梅毒疹通常会伴有其他全身症状,且皮损形态及部位与银屑病有差异。扁平苔藓会表现为紫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有网状白纹。慢性湿疹则常伴有瘙痒,且皮损呈多形性。通过仔细观察皮损特点,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必要的检查,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我们需要注意,寻常型银屑病与斑块状银屑病区别在于名称的侧不同,一个侧重临床类型,一个侧重形态。它们的发病机制同源,治疗方案相似,医生不会因此而区别对待。
作为皮肤科医生,我深知银屑病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很多患者朋友常常因为皮肤上的红斑和鳞屑感到自卑、焦虑,影响社交和工作。一位患者曾告诉我,因为头皮上的鳞屑,他每天都要清洁多次被褥,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常常因瘙痒导致睡眠障碍,长此以往精神也出现萎靡。还有的患者朋友因为银屑病长期未能控制,不敢去健身房、游泳池,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这些真实的声音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关怀的决心。我们希望大家明白,寻常型银屑病与斑块状银屑病,它并不是不治之症,通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管理,尽量可以控制病情,减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银屑病的治疗,我们注意个体化方案。不同的患者病情和体质差异很大。对于轻中度的患者,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是很常用的选择。对于中重度的患者,可能需要配合口服或注射药物,甚至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光疗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中医治疗银屑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朋友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保持皮肤清洁滋润,避免外伤和感染,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饮食方面建议均衡营养,不吸烟不饮酒,有经验来看,过量饮酒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并持之以恒,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寻常型银屑病与斑块状银屑病区别在于名称的描述角度不同,两者在疾病问题本身上是一致的。我们温馨提示一下患者朋友较关心的问题:
1. 我得了银屑病,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答案是肯定的。通过积极治疗和生活管理,银屑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恋爱,享受生命的美好。就像我一位患者朋友,虽然患有银屑病,但他依然积极地生活,成为了他所在领域的常见的,还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记住,疾病不是人生的全部,要积极面对它。
2. 我需要忌口吗?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我改善病情?
饮食方面没有一些的忌口,但均衡营养总是对的。避免过度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注意摄入量)的水果,可以帮助皮肤恢复。有经验来看控制体重,减缓肥胖,对银屑病也有正面影响。
3. 我害怕遗传给我的孩子,怎么办?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银屑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一定会遗传。目前尚不能通过基因检测预测是否发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治疗疾病,把病情控制的稳定,可以降低疾病在下一代身上的发生率。不必过于担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更重要。
我想对各位银屑病患者朋友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始终与你同在,银屑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科学,不要轻信不真实宣传,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依然美好!
125次浏览
90次浏览
106次浏览
83次浏览
120次浏览
71次浏览
113次浏览
62次浏览
145次浏览
146次浏览